热搜: 购彩中心app官网下载安装规则
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,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》。根据方案,到2025年教育部“十四五”本科规划教材重点立项建设1000种左右,遴选5000种左右,加快自主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,着力打造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体系,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方案提出,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典传承教材。推动高校对使用时间长、影响范围广、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建立传承创新机制,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材建设梯队,创新编写理念,更新内容形态,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典范性、权威性、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,不断提升经典教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。
方案要求,重点建设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教材。组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顶尖学术水平的专家团队,在一些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建设一批核心教材。在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科学、基础医学、经济学、哲学和计算机、中药学等重点学科领域,建设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、国内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核心教材,满足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。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重点领域,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,鼓励高校联合行业产业部门、科技部门建设一批核心教材,支撑和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。
此外,方案还提出规划教材专用标志的使用。通过认定的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可在教材封面、扉页等位置标注由教育部统一发布的“‘十四五’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”专用标志,标志使用期限至2030年12月31日,到期后自动失效。在标志使用期内修订的规划教材通过审核后,可继续使用专用标志至使用期结束。使用期结束后修订的规划教材不再标注专用标志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扩大或变相扩大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专用标志使用范围,盗用、仿冒专用标志的,依法依规追究责任。自2026年1月1日起,教育部发布的“六五”至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专用标志停止使用。 【编辑:房家梁】
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的“游走——刘巨德艺术作品展”日前在北京悦阳空间开幕。
“游走——刘巨德艺术作品展”在京举办。悦阳摄
刘巨德,1946年出生,蒙古族,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,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、学术委员会主席、学位委员会主席,是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。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。
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巨德先生国画、陶塑、瓷艺作品共70余件,展览作品为刘巨德先生近几年来艺术探索的代表性创作,其中国画有《大青山》、《大荒山》、《红草地》、《雀鸟灵光》、《花开后草地》、《风吹过后草地》以及装置艺术《流沙湾》等。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,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恺、王宏剑,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美术史家王镛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,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等出席展览开幕式。
王镛当日表示,刘巨德先生的艺术特色在于他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哲学背景。“我们欣赏刘巨德先生作品,应该深入地领会他背后的美学。这一点,对于提升我们当代中国画的学术素质能够起到很大推动作用。”
刘石表示,刘巨德在创作国画的作品当中,融入了很多西化的手法,包括构图,形成了中西汇通的一个典范。
据悉,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5日。(完)